^ =LOU?N
中国煤炭网 作者:王秀琴 Iu G
z9
ugl$|3
位于喀什河中下游的尼勒克县苏布台乡,山峦叠翠、河水绵延。极目远眺,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吉林台公司光伏场站映入眼帘,7万亩光伏板汇成“蓝色海洋”。 Y3hi
mX-H$
fH:Y5pv
在今年全国低碳日,央视财经频道《经济半小时》栏目播出了《新疆:大漠戈壁崛起绿电“蓝海洋”》探访节目,吉林台公司光伏项目板上发电、板下放牧,光伏板与草场交相辉映、绿意盎然的画面定格在央视电视画面上。 eo|2]NZ$_
K) k >p7
迎难而上,开启向阳征程 `6]!??aAg
+5W1
;,T
“我们要坚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,加快“风光水蓄储”综合能源基地建设……”年初工作会上,该公司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,明确发展思路,打响前期建设“发令枪”。 TeFQf.L\;
GO53wR+
“我们开发建设新能源起步晚,在前期最难的就是获取指标。受新疆区域综合电价结构偏低、区域外送通道受限等形势影响,新能源项目建设的复杂性、严峻性、不确定性上升。”该公司规划发展部主任解斌介绍。 $dS[e|fS
YbbqS3o\+
吉林台公司积极打好资源获取主动仗。部门员工带动家属,家属带动亲属,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,寻找到有价值的项目信息100余条。 3WxO}>Tf
>+pK;zk
获取新能源建设指标1080兆瓦,这一亮眼提气的数据,背后是吉林台公司全体人员的努力付出。 ipD%pWu
9aC7eL,qc
光伏项目位于伊宁市尼勒克县苏布台乡,属于山间盆地,占地面积接近7万亩,组件分散在起伏连绵的山地之上,较平地修建光伏面临更大的挑战。 7wU5^)2H7
BQL]9%<
]
建设项目部负责人徐亮,是第一批进场的光伏建设者。他住在牧民转换牧场空置的房子里,边干边摸索、边学边实践,从前期踏勘、工程设计、设备采购到道路修建、桩基浇筑、设备到货、升压站建设,他全过程参与、全身心投入,工地质量监督及技术交底成了他每天现场巡视的“必修课”,他迅速适应了水电向光伏领域的专业角色转变。 g<P_e<L}G
o\c )G}
“不怕你们笑话,那段时间我3个多月没回家,身上都有虱子了。”提起建设初期的事情,他开玩笑地说。 /wN
;NR
E?#H8!l
“施工现场坡度大,地质条件复杂,人工倒运散料费时费力,恶劣环境造成工程机械故障率居高不下,施工人员流动性变大,光伏组件安装工效和项目建设进度成了大问题。”徐亮与项目部全体人员团结一心,对标对表抓推进,聚焦堵点抓落实。 y qZ__6
IywG@'$
向光而行,国能铁军敢闯敢试 +H$vqdhB3
z)6ziuj
作为该集团“四保一大”光伏重点工程项目,自开工以来,吉林台公司坚持以“严”字当头,靠前管控安全、质量、进度等各个关口,吹响攻坚号角。 1<"MEOso
RtTWK&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