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年拾零 j/;jXON?(
+K)'y+
刘佳跃 '!&v)JzQ
YDMV[f`%V
岁月是一把锋利的刻刀,似乎仅仅一转眼的工夫,脸上就被雕刻出了一条条棱廓分明的皱纹;岁月是一场栉风沐雨的自我雕琢与泅渡,曾经浓密乌黑的头发深处,有星星点点的白色精灵在舞蹈。光阴跑得好快,在白驹过隙的光影处,童年那些日子却愈发清晰明朗起来,在脚印排成诗歌的方向,丈量生活的红绿肥瘦。——题记 mev'i]
pZ46u
蒿杆里的蜜糖 971f[4R
xxw mcw(s$
“六一”快到了,即将面临小升初的女儿感念同学友情,说要买些糖果送给几位要好的同学,为自己天真浪漫的童年作一个完满的告别。超市里,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糖果让女儿眼花缭乱,来来回回挑选了半天,太硬、太软、太甜等等话语从女儿的嘴里蹦跶出来,最后遵从孩子的意愿,买了一袋大白兔奶糖。 zel'[~Li
kj4,Cw##Y^
有时候,我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家里各种水果四季不断,各色糖果大包小包放满橱柜,年头买了,年尾仍然静静地躺在那里,谁都不会主动去尝一颗,就算有客人来家了,倒出一盘来,客人也仅仅是象征性地品尝一颗两颗,之后仍然回归原位。 [QoY<L;g
|>q]QlA/
思绪拉回到30年前,那时候想吃一颗糖近乎奢侈,除非逢年过节,父母发了三角五角零花钱,心里那个高兴别提了,在村头的小卖部里,花一角钱可以买五颗两头椭圆中间方长的水果糖。买来了,都舍不得吃,十天半月后拿出来,在兄弟姐妹面前炫耀一番,剥一颗放在嘴里,浓浓的水果味顿时甜透心脾,嘴里故意吧唧吧唧弄出声响,馋得兄弟姐妹和小伙伴们直流口水。 b?CHV!(zo
OmBH'
在童年的记忆深处,有一种与蒿杆有关的糖无法忘怀。天上的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连片的山地,篮子里的草割满了,我们一群小伙伴在山野阡陌间追逐打闹。在一片枯死的野蒿蓬中间,一棵棵干枯的的蒿杆十分显眼。蒿杆的顶部有一个小洞,我看到一只只黑色的小蜜蜂从洞里飞出来,还有的倏地落在蒿杆洞口,四处张望无人后麻利地钻进了洞里。好奇心驱使下,我折断了一根粗壮的蒿杆,想要找寻飞进去的小精灵。蒿杆竟然是空心的,我用镰刀把蒿杆划开,乖乖,里面竟然躺着一只只白嫩嫩的幼蜂,每隔一只幼蜂的缝隙处,是米粒大小的蜂蜜,阵阵甜香扑入鼻中。我如获至宝,扯了一张大大的芋头叶,将蒿杆里的蜜糖一粒粒抖出来,集中放在芋头叶里。小伙伴们看到我这样做,纷纷围拢过来看热闹,我递一粒给其中一个小伙伴,告诉他这是蜂蜜,让他吃。他怯生生不敢放进嘴里,说我拿耗子药“闹”他。为了打消他的顾虑,我抓起几粒放进嘴里,有滋有味地品尝着,见此情景,大家一哄而上,我收集的蜜糖让一干伙伴们享受到了甜蜜的味道。 8nux][
^|TQY=8e_#
现在回老家,我仍然会走进田间地头,寻找村庄里那一棵棵粗壮的蒿杆,顺着有眼儿的地方一溜划开,金黄色的蜜糖立马呈现在眼前,不为馋那一抹蜜糖,只为找寻那一幕幕未敢忘怀的童年印记。 t wN?^
.i83t!6
二 :}G*H*$
D`&H1xD#.T
罗汉树粑粑 'jM]
K}(yz
n
在童年的记忆中,最大的渴望就是想大快朵颐吃一顿大米饭,更别奢望吃一块米粑粑了。印象中,家里只有小小的几块田,收割完稻子,晒干,入仓,除了逢年过节或者家中来了至亲好友偶尔吃上一顿,其他的稻米都被用来交公余粮。条件稍微殷实点的家庭,在过年的时候,会拿出那么二三十斤大米来舂粑粑。我们嘴馋,就围在村头的大木碓旁边,村邻也不吝啬,顺手揪一坨热乎乎的米粑粑递过来,兄弟姐们像得了一块宝贝,拿着一欢而散。经常听老人介绍过去的苦日子,说没饭吃了,就到山上挖罗汉树根来舂粑粑吃。听完好奇,于是再到山上搂草砍柴时,我们就拿把镐头,在高大的罗汉树下挖树根。 O;!EX%YW
e0CN
果然如老人所言,粗壮的罗汉树根上附着一层白嫩绵软的根茎,撕一块放进嘴里,竟然嚼出一股糯米粑粑的味道来。于是可了劲地挖,回到家将树根洗净,剥下细嫩的根茎肉,端到村头的木碓里,几个小伙伴来回踩踏木碓的尾巴,在碓窝里把罗汉树的根茎鼓捣得稀烂,揉合成米粑粑的样子。大家敞开肚皮吃的不亦乐乎,却未曾想,这东西吃到肚里迅速集结成块,既消化不掉又解不出来,一干兄弟姐妹的小命差点处脱掉。 J}3CZ<szO
ijC>A@J%
现在回到老家,仍然还会约上童年的伙伴,上山烤烤烧烤,喝喝小酒。酒到酣处,找一棵罗汉树,掘一块根茎,放嘴里细细品尝,一双双泪眼婆娑迷离,一段与罗汉树粑粑有关的岁月顷刻间在脑海中清晰起来。 jRs
0G
r!v&^L
三 面蒿粑粑 .]O6HPJ[O
(k$G8$G$
回老家,四婶端出一盘面蒿粑粑,说吃饭还有一会,让我先填填肚子。 TTa(
vi
+J:
z YC
已经不是先前的那种面蒿粑粑了,虽然还是玉米面加面蒿,但是在粑粑的浅层,嵌满了密密麻麻的绿豌豆,芝麻粒,还有油珠子自粑粑的内心里流出来,相反应该唱主角的面蒿屈指可数,寂寥地散落在玉米面的周围。 <%0u|H~
M@[`md!_
在家乡,一垄一垄的田地里、纵横交错的水沟旁长满绿油油的面蒿。没到夏天,在雨水的滋润下,面蒿从潮湿的泥土里钻出来,细碎的叶片静静地卧 在田垄沟渠里。采摘面蒿的最佳时节是初夏,此时的蒿叶鲜嫩肥厚,汁多香甜,乡邻们背个小背篓,提把小镰刀,绣花一般耐心地在田地里采蒿叶。由于叶片细小,一天下来也就能采个两三斤。采回蒿叶,母亲找来一个小木盆,装满水,将蒿叶放进去浸泡两三个小时,然后捞出来在筛子里来回搓揉,将蒿叶中的涩味去掉,这是做面蒿粑粑的第一道工序,乡亲们称之为“过水”。紧接着,舀来几瓢玉米面,撒水搅拌均匀后放木甑里蒸至半熟,再倒出来撒水,复而倒入甑中蒸熟,乡亲们把这道工序称为“撒二道水”。饭蒸熟后,将开水烫蔫的蒿叶混入玉米饭搅拌均匀,用圆碓来回鼓捣,粘稠后捏成块状或圆状就成了所谓的面蒿粑粑。 lzSO#?
"Z:h
@2mI
其实花这么大工夫做面蒿粑粑情非得已,由于粮食紧张,父辈们千方百计想要让孩子们吃饱,只能到田地里采摘蒿叶,至少能多出那么一点附加物,节省一点玉米面。尽管那时吃面蒿粑粑经常消化不良,但是现在却常常回忆起儿时的情景,面蒿粑粑的味道似乎还在嘴角荡漾。现在,孩子们吃面蒿粑粑,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好奇和新鲜。岁月不会倒流,也不能倒流,在日子愈发幸福安宁的今天,只希望孩子们在父辈曾经趟过的岁月印迹里,找寻到铿锵前行的足音,汲取一份昂扬向上的营养液就够了,毕竟,时代的车轮在轰隆隆地往前奔跑着,腾跃着。 Q`NPt[c5
|
一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