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写好人物通讯 uW 9M9bQJ
一是写人物就是写个性。 7,Zd
XY\\
EM]x)VS
这还是针对典型人物而言。怎么让人物回到人物本身,不再承载人物本身以外的东西。
M8fF*DB
rtzXW
为什么要写这个人?我认为之所以写这个人,往往是因为这个人身上的某种个性吸引我们,成功也罢,失败也罢,或者这个人做出某种非同寻常的事也罢,都和这个人的个性有关。一个人一生做很多事情,而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的事并不是很多,记者在采访中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。很多事情我们采访到了,哪些事情能进入我们文中,大有讲究。我认为一个人在重大关口所做出的选择最能体现这个人的个性。就拿一些创业英雄来说,之所以做成功,恰恰是这个人的个性决定的,是他和别人不一样的个性在起作用。 ^G<upp?s"
+=h28LZ<x,
我们现在写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把他的业绩写出来,采访到很多故事,但找不到这些故事和这个人的个性有何关联。我们不是在表现个性,而是罗列事迹。 HTWN;1s&
i}})CwOqy
二是写人物要突出人物的某个侧面。 qRgHyQ?rx
\ hfw&9O{
这和第一个问题还是有关联的。每人的性格都很复杂,有矛盾。每个人都有一个很朴素的底色。在有限的篇幅里,要能抓住这个人的底色展开。 QDL \WR
2Ou8wNE
5
比如冰点周刊,有三千五到四千字的人物,但大部分是一千五到两千字的篇幅。我们能否设想一下,在这样的篇幅里概括一个人的个性。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尝试。 HFv'O
HGn6T^/m
像张建伟写的,一个四十六岁的团干部不转业,却干得津津有味,他做了很多事。具体到写这篇报道,怎么组织材料?怎么让主题不散?作者就围绕着一个“痴”字,所有的材料主体性非常强,就围绕这个字,他写出来就不会散。 [WD'>VZ'!
LuVsm**
冰点周刊还有丛玉华写的“抠门谢老太”。这个人省吃俭用,抠到一个常人无法想像的地步。报道写她一生的“抠”和死之前的“不抠”。我在组织材料时始终围绕着谢老太怎么抠,怎么省这一个点上。所以一千五百字的篇幅,最好能用两个字或一个字来概括,你写的东西才不会散乱。 # 3
xk YD>
yoVr 5N
我曾经写过的一个公务员,就写他两个字——本份。他身上可能还有其他个性,但我就围绕着他的本份写。 W2P<vf\f
6MoFf+6
像刘元写的“傻得出奇的红娘”,一辈子无偿给人当红娘,不收费。 I9.J#Z""y
{2<7s;"AJ
上述几个人物我认为可以概括的几个字都是这个时代稀少的品质。他们身上的这种品质非常稀少。写人物就是要突出人物的某个侧面。 I|)D2@o3
KZCiO26KYe
三是人物报道切忌写成人物小传。 oG4B;E
h A6lpag
这方面的问题我觉得最多。我们冰点也有这种问题。人物报道人人能写,写好最不易。其中一个最易犯的毛病就是把人物报道写成人物小传。大家生怕漏掉这个人的某一时期或某一段。他少年时怎样,童年时怎样,就写成了小传。这是我们最常犯的错误。我把这种人物概括为履历式人物。凡是这样写人物报道的,都是采访时自己脑子里的主题意识非常弱,自己没有很成型的想法,让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了,只是有文照录。 6%y5a7d1
)z+?Vd+x
当然,并不是早年的事情不可以写,关键是怎么找到早年发生的事情和今天报道之间的关联,找到与主题的关联。我特别怕改稿时看到一写上了点年纪的人,就是初中时怎样,青年时怎样,文革时受了什么委屈等等,这是人物报道最常见的毛病。 qx? ,`
YxsW`R?
四是学会用故事和细节刻画。 X<?/W4
*chj1
S
一个人的行为和语言构成他的性格。我们写一个人不能让记者自己出来,这是常见的毛病。比如这人怎么勇敢、坚强或懦弱,都是记者给贴的标签,其实即便是写,也应该用他自己的行为来写,记者不要自己站出来说这个人怎样,跳出来给人物贴标签,像“这个勇敢的汉子”,“这个柔弱的妇女”等等。你要使用他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他的语言。 _~fcNG7
:.=r6~d3_
记者采访时不要老注重他怎么说,要注重他的行为,研究行为,因为行为才能表现出他的个性。 jZJ6cFq9B
\>Qx+K-
五是人物报道切忌仰视被采访对象。 }Q2guE\
m{`0UF
比如采访有权有势或一些大老板,最忌讳的是仰视,当然也不能俯视。最好的是平视。只有平视才能和他平等对话平等交流,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心态才健康。仰视不可能做到客观。特别是采访有名望的人,甚至要有意识的解构或打破他在公众前的神秘形象。要把他拉到普通人的行列。 !qu.LEEb
ta:X]+a2~s
冰点传奇栏目是写普通人物不普通的一面。写有名望的人的时候就要展示一些他的弱点,这种东西往往最代表一个人的本质。 [qs>'+RC
d^3-Ut!
六是我们不要做被采访对象的传声筒。 Qd)&!)
_2V^k]=
他说什么我们也说什么,我认为这是最偷懒的人物报道模式。我最厌恶的是“他说”,“他说”,“他又说”,一篇文章大段地引用被采访对象的话,甚至连这人说早年是从哪哪毕业的都引进来。并不是说访谈这种体裁不可用。访谈体一定要非常慎重地用。像法拉奇都是用的访谈体,用的是够份儿的,只有在恰当的时候找到恰当的人说恰当的话,这时才可以用访谈体。像徐百柯写过“何谓大国,如何崛起”,都是用的访谈体。恰当的时候恰当的话题出来了。 xc.9CL#
r LsJ@
七是一个好的人物报道通常用三种方式交叉写作来完成。 1/'ha6
l"/lhJ[=
一种是陈述,一种是描写,一种是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言语。我最怕的是记者在写作时一陈到底,这样的报道容易特别沉闷。如果你能用描写、陈述和引语三种方式交叉出现,文章就不容易沉闷。 skx1p
jQ{zRx
谈到描写,一种是记者直接采访时目睹的,另一种是找到目击者请他描述当时的情景,然后再还原场景,还原场景然后陈述。一般新闻主要是叙述为主,但一定要交叉使用描写和引语。特别是你的报道很长时,更要交叉用。一陈到底就简直使人无法读下去。 Z,qsro
Tx,;,e]O
八是把人物置放到特殊场景中去表现。 *F'+x$i
xc4sat:C
特殊场景构成特殊的人,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场景。江菲写过一个修钢笔的人,一个老的手艺人的职业伦理。记者写他时就把他放在他的钢笔铺里。 h^nG}~3QF)
JMm(h<vFS
包丽敏写的“通往功名之路”,一个研究法律的人,北大的,他常年在下面普及公民意识和法律知识,他利用假期七天去贵州山区普及法律常识,他的举动很有象征意义。他平常做了大量的这方面的事情。这稿子我细讲一下,对大家以后会有启发。 j
WO#?|
%oxBcuF
我们把他贵州之行做为整篇文章的重轴。他平常做的大量的事情作为背景,在叙述贵州之行时不时插入他平常做的事情,作为背景,而新发生的有象征意义的乡村之旅作为重轴。既有新闻意义又不是很孤立的行为。冰点大量尝试了这样一种报道手法。 CIi{v
>4H(zmF
九是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使用。 d%?.$1
o8qNj"5lR
这看起来是非常小的方面,但确是在人物或其他报道中用得最烂而且是最不恰当的。什么东西能成为引语?不是这个人说了什么话都能成为引语。 72d] r8
%
6O0__
首先能作为引语的必须是这个人说的具有个性化的话,只有他才会说这话,带着他身上明显的个人烙印。而且一定要短小精悍,千万不能一引几百字。甚至几十字都长。 u8z_
=
@q|R,4
第二,引语当然不排除陈述和表达他的观点,必须是非常鲜明地表达被采访人的观点。 'twy6; w
zW#NLKY'
第三可能大家意识不到,引语还有非常重要的功能,在文章的上下衔接时可起到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,可以避免让文章一陈到底。陈述时让被采访人自己出来说,使整个文章发生了节奏上的变化,衔接起上下两段。 |r|Kt/p^7
[y_9ckX
十和十一更小,我觉得在写人物方面要追求细节。 Xd[X~fgzl$
`
h2ly
这里想说一下人物称谓的变化。写一个人物不要用同一称谓,要不断地变。比方用她,或用她的名字,或用能够代表她职业特点的称谓,总之要不断的变化称谓,让你的叙述不沉闷。不要通篇都是“她”,称谓要灵活转换。 mCfYh=w
8k,'I
第十一就是引语后面一般会有“他说”或前面有“他说”。 -"hr`{;
{;cRgn-gJb
“他说”这个讲究很多,这都是细节,但对提升一篇文章非常有用。有时会“津津乐道的说”,有时会“突然跳起来说”。这里有的会把称谓放在前面,有的放在后面。这个变化要在采访过程中观察被采访对象,要细致观察。我认为这对提升你的写作很有用处。 VWZAHc`4
|)pB& |